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社福夥伴的話-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為了愛, 我們一定要好好談生死

十一月 25,2023

社福夥伴的話
為了愛, 我們一定要好好談生死
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 理事長 郭慧娟

  過去十多年來,我有感於國人對死亡過度恐懼、避忌談論與面對,以致於真正面臨時手足無措,無法妥適因應與處理面對,並且我也聽聞及眼見身邊許多人為此終身遺憾或悲傷無法自拔。再加上我為媒體出身,原本就看盡人間紛擾與無常,在完成生死學研究所課程後,深感一般民眾極度缺乏生死教育,遂於 2014 年因緣際會引進英國死亡咖啡館活動,又於 2016 年開始設計生死教育系列桌遊與教材,發現台灣民眾其實並不排斥這類課程,尤其是運用活潑、輕鬆、有趣、互動、遊戲式方式引導教學,民眾不但能接受,而且覺得有趣好玩,能從中建立正向的善終觀念與態度。

  這兩年深入台灣各地社區關懷據點幫長輩上生命教育課程,推廣「我的生命我做主(囑)」等善終觀念,包含最後一哩路醫療及身後事自主(囑),獲得很不錯的迴響。許多長輩課後建議是否能於社區以團體諮商方式進行,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及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為此,在尋求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協助下,順利地媒合醫院諮商團隊與數個社區大學及團體完成長輩與學員們的善終預囑心願。

  此外,今年更有機會應病人自主研究中心邀請,共同到偏鄉社區與原住民、客家族群及失智、身障等民眾,以玩桌遊、輕鬆談生死方式,共同推廣正向生死及醫療預囑觀念。在和不同族群的長輩們一起談生死的過程中,能有機會近身瞭解他們的生命觀,聆聽他們對生命自主與預囑的衷心感覺與需要,讓我覺得很感動並且很開心。

  雖然十餘載致力推廣生死教育,獲得許多正面回饋與肯定,但因靈性照顧與生命教育常識仍未普及,尤其是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中高齡民眾更需提早面對與學習許多實務面對作法,才能因應時代變遷及最終生命面對與準備。因此,未來生命教育仍需繼續努力,不但需要擴大各年齡層教育,亦需由淺入深,以達善終教育之效。

  而不僅正向面對死亡需要學習,近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聽聞熟悉的公眾人物離開人世。過去幾年,全球性的疫情衝擊著我們,更讓許多人緊張焦慮、惶惶不安。由於生命無常,唯有活在當下,珍惜所愛才是最真實的。為了喚起大家「活在當下,及時道愛」的意識,我也於 2020 年初春,發起溫馨的「萬人四道活動」。提醒大家:是不是很想向身邊的親友家人表達心中情感,或許是道謝、道愛、道歉或問候道安,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是不是常常覺得「反正以後還有時間」、「不好意思講」、「哎……先算了沒關係」?期盼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什麼都等以後,因為沒有及時行動,往往會後悔。呼籲大家把握當下,及時道愛、道謝、道歉及道安(問候),讓生命不留遺憾!


▲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 理事長 郭慧娟